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已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3 04:29:26   浏览:90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已废止)

交通部


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
1992年5月4日,交通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交通系统的教材编审、出版工作,保证教材的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交通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材(含必修、选修、配套、及翻译的教学用书),经审查,质量合乎出版要求、列入交通部教材出版计划的,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和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出版。
第三条 出版交通类专业高等学校教材,原则上限定在国家教委《普通高等教育各科类专业教材规划、编审、出版工作的分工》所规定的专业范围之内。公共课、基础课及非交通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原则上不列入交通部教材出版计划。
一次印量不足三千册或只有一个专业点、一个单位使用的教材,原则上不予出版。
使用对象相同的同类教材,择优出版一种。
第四条 需出版的教材,一般应以已使用过两遍以上的讲义为基础;被评为优秀教材的讲义,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列入出版计划;翻译的教学用书,报译时间距原版出版时间,应不超过三年。

第二章 教材建设的领导与管理
第五条 交通系统各院校(以下简称院校)应由一位校领导负责领导教材建设工作。教材管理部门负责领导和组织全校教材建设、制订教材规划、审定教材年度计划和评选优秀教材等工作。教材管理部门要配备专人负责,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六条 院校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有关教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认真贯彻落实。
第七条 院校选择课程主要教材,应由教研室负责认真研究决定,授课教师个人不能随意变动。
第八条 各单位要保证教材编写人员编写教材的时间,编写教材时间应计入教学工作量。各单位还要为编写教材提供文具、纸张等物品,维护编写人在稿酬等方面的正当权益。
第九条 教材管理部门不但要做好教材的订购、发行工作,还要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与教材的研究工作,认真执行教材规划,做好组织、审查以及铅(胶)印教材的编辑加工工作,努力提高教材质量,扩大教材品种。

第三章 出版计划与审批
第十条 交通部每五年制定一次教材出版规划。交通部教材出版规划在各院校制定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编制。院校上报交通部的教材建设规划应包括文字说明、《教材出版计划》(见附表一)和《教材推荐书》(见附表二)。交通部教育司(以下简称教育司)委托相应的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审议《教材推荐书》,并根据院校推荐书和指导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以及交稿时间和出版能力,由部教育司会同出版社安排教材出版规划。
第十一条 教育司每年下达下一年度的出版教材交稿计划。院校或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负责的教材,由归口主编院校的教材管理部门统一填写申报表。凡未列入规划的教材均要补报《教材推荐书》,已经成立有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的专业,仍须经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审查签署意见后,方可由院校报教育司。院校在报年度计划时,要将审稿时间考虑在内,并要注意留有余地,尽量杜绝拖、欠交稿的现象,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第十二条 拟翻译的国外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填写《教材推荐书》的同时,应填清原著书名(中、外文)、原著者、出版国家及时间;译出该书的绪言和章节目录,报部教育司,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转教育司,经同意并由出版社查重约稿后再行翻译。
第十三条 出版社根据年度交稿计划的书目指定责任编辑,并与主编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四条 每年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进度按《交通部教材管理工作历》(附表四)进行。

第四章 教材编写与审稿
第十五条 教材的编写实行主编、主审负责制。
教材编写人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热心教材建设工作的教师或专家担任。
教材必须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编写要符合著作权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六条 鼓励编写适合大类专业使用、并符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教材。同时可配以能体现本专业特色、使本门课程加深、加宽的“补充教材”,组成完整的课堂使用教材。
第十七条 课堂使用教材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处理好本门学科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分工与衔接。做到不重复、不脱节,恰当掌握其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字数,本(专)科教材,每授课学时的稿面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中专教材控制在3500字以内。出版社根据交通部下达的计划字数支付稿酬。
第十八条 编写课堂使用教材原则上应确定一名主编,主编承担的编写内容不得少于全书的1/4。主编负有核定书稿的编写大纲及主要内容的取舍、调整的责任,并承担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对书稿的质量全面负责。提倡并鼓励由主编遴选参编人员。
第十九条 配套教材是体现专业特色,帮助学生验证、消化、巩固课堂教学基本内容,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课程教学用书,要保证数据准确、标准规范。
第二十条 提倡个人编书。合编教材的编者最多不超过三人,并应明确一个统稿,以保证教材体例、符号的统一。
第二十一条 教材在送交出版社之前,必须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熟悉专业全面情况、治学态度严谨、未参加该书编写工作的、非编写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专家审阅。若有多人参加审阅,则必须确定一名主审,负责全书的审定工作,对审稿质量负责,并填写《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附表三)。
第二十二条 审稿时间以主审人收到书稿之日起计算,稿面字数25万字以下的;审稿时间不得超过二个月;25—45万字不得超过三个月;45万字以上不得超过四个月。
第二十三条 对未达到审稿要求的不付审稿费,并将另请他人审阅。

第五章 教材修定再版
第二十四条 教材应保持相对稳定。教材在使用期间,主编院校与主编应注意信息反馈,根据需要组织修订再版。使用教材的教师应主动与教育司或主编反映教材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 担任修订教材的主编应慎重、客观地评价原教材,应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更新,为了保持教材的连续性,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应更换主编。如确需调整主编,由教育司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第二十六条 修定教材同新编教材一样,需填写《教材推荐书》报部批准。
第二十七条 修定教材更新的内容不得少于10%,或修定量不应少于40%。

第六章 交 稿
第二十八条 根据教材印、行周期的需要,春季教材于教材使用之时的前两年的9月15日之前、秋季教材于前一年的4月15日前将书稿交到出版社。在送交书稿的同时,将《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寄到教育司。不能按期交稿时,主编单位应提前三个月分别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以便调整编辑、印刷力量,否则出版计划将自行取消。出版社拒收逾期书稿。
第二十九条 送交出版社的书稿应誊清在稿纸上,并符合《编写书稿注意事项》的要求,保证文、图、表齐全,书写清晰、工整,图稿符合制版要求,书稿内容不再改动。
第三十条 在编辑加工中如发现书稿错误较多,或与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图书大同小异,或有抄袭现象,或超过限编字数等情况,由出版社征求教育司的意见后,将书稿退回主编单位。

第七章 稿酬、样书与订购
第三十一条 教材稿酬为每千字14~18元。高等学校教材每千字16~18元;中专教材每千字15~17元;技校教材每千字14~16元。质量优秀的教材可以适当提高稿酬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24元。
统稿费根据统稿的工作量确定,占总稿酬的5%~20%。
第三十二条 审稿费由责任编辑根据《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对书稿审阅修改的工作量和审稿质量确定,每千字1~3元,最多不超过4元。
第三十三条 稿费与审稿费由出版社分别寄给主编与主审。
第三十四条 教材出书后,样书由出版社分寄有关人员。样书赠送标准为:主审2册;编著者在5人以内,共赠书10册;编著者在5人以上的,主编2册,参编人每人1册。
第三十五条 新书出版后,主编应及时将“重印样书”连同勘误表寄出版社,以供出版社修改重印之用。
使用教材的教师也应积极向出版社反馈教材印刷质量中的问题。
第三十六条 用书单位应密切注意新华发行所和出版社的教材征订目录,分别于每年6月1日—15日、12月1日—15日到当地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一次应订足三年以上的用量。新书出版后,三年内不予重印。需要重印的书,用书单位应提前一年(分别于每年2月底前或8月底前)报教育司,以便根据需求量安排计划重印。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交通部一九八二年制定的《交通系统教材编审、出版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表一
教材出版计划
------------------------------------------------------------------------------------------------
序号| 书 名 | 学 时 |字数(万)|主编单位、姓名|适用专业|类 别|交稿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二
教材推荐书
(公开出版、内部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人 ----------------------职称--------------------
推荐院校----------------------------------------------
一九九 年 月 日
----------------------------------------------------------------------------------
|适用专业| |主编单位| 系 室 |
|------------------------------------------------------------------------------|
|根据 专业的 级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为 |
|------------------------------------------------------------------------------|
|教 材| |新编|必修|配套教材 |讲授| |图数| 张|
| | |----|----|----------|学时| |----|----------|
|使用对象| |修订|选修|教学参考书|学分| |字数| 万|
|------------------------------------------------------------------------------|
|主学|何年在何校讲过何课、教授对象、学时、次数 |
|编简| |
|教历| |
|----|------------------------------------------------------------------------|
|曾何|何年、教材名称、学时、字数、使用对象、出版单位 |
|编种| |
|写教| |
|过材| |
|----|------------------------------------------------------------------------|
|教使|印刷形式(油印讲义、内部教材、出版社)、印刷日期、使用次数、学生反映,是|
|材用|否评为院优秀教材? |
|推情| |
|荐况| |
|前 | |
|----|--------------------------------------------------------------------------
|已同| |
|公类|教材名称、主编单位、姓名、出版单位、字数、适用学时、主要问题 |
|开教| |
|出材| |
|版情| |
|的况| |
|----|------------------------------------------------------------------------|
|本点| |
|教说|编写指导思想,教材特色及主要章节 |
|材明| |
|特 | (写不下可另附纸) |
----------------------------------------------------------------------------------
----------------------------------------------------------------------------------
|主 | |
|编 | |
|所 | |
|在 | |
|教 | |
|研 | 主任签字: |
|室 | 年 月 日 |
|----|------------------------------------------------------------------------|
|推 |推荐意见、本校使用专业、计划用书时间及印数 承担量: |
|荐 | |
|院 | |
|校 | |
|教 | |
|务 | |
|处 | |
|意 | 处长签字: |
|见 | 年 月 日 |
|----|------------------------------------------------------------------------|
|专会| |
|业(| |
|教编| |
|学委| |
|指会| |
|导)| |
|委意| 签、章 |
|员见| 年 月 日 |
|----|------------------------------------------------------------------------|
|教 | |
|育 | |
|司 | |
|意 | |
|见 | 章 年 月 日 |
----------------------------------------------------------------------------------
附表三
交通部教材审查
意 见 书

教材名称----------------------------------------------
主编人 ----------------------职称--------------------
主编院校----------------------------------------------
一九九 年 月 日
----------------------------------------------------------------------------------
|主编 |工作单位| 学院 系 |
|------------------------------------|----------------------------------------|
|编 |工作| |
|写 | | |
|人 |单位| |
|------------------------------------------------------------------------------|
|教材封面署名 | (编、编著、著、主编、合编) |
|--------------|--------------------------------------------------------------|
|教育司批准文号| |实际字数| |
|------------------------------------------------------------------------------|
|教材内容简介:(主要内容、特点、读者对象、一般不超过300字) |
| |
| |
| |
----------------------------------------------------------------------------------

审稿内容
一、教材的思想性
1.有无政治性错误,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是否有泄露国家机密的地方?
二、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取材是否先进,是否能与本门学科发展的先进水平相适应?
2.概念、定义、原理是否准确、清楚?
3.公式、图表、数据、机器型号是否先进、可靠?
4.国内是否有同类教材,与之相比在内容和体系上有什么特色?
三、各种标准使用情况
1.名词、术语、规范、符号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定?
2.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3.所绘图稿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4.非标准的名词、术语、符号全书是否一致?
四、教材适用性
1.是否符合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字数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取材是否适当?章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2.是否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3.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和少而精的原则?
五、教材文字叙述质量
1.文字叙述用语是否准确、精练、流畅?
2.文字、标点符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口语化、课堂语言等疵病?
六、著书类别
1.“编”是集国内外资料之所成;“著”是个人成果,对于“著”一定要认真审查著的内容与分量。
一般说书稿中有个人成果者,称“编著”,著的分量占全书30%以上者称“著”。
2.本书属于“编”、“编著”、“著”?
----------------------------------------------------------------------------------
|主审人| |职称| |工作单位| |
|----------------------------------------------|--------|--------------------|
|接稿时间| |寄出时间| |
|------------------------------------------------------------------------------|
|审稿记录: | 主编意见: |
| | |
| | |
| | |
| (可另附纸) | |
|------------------------------------------------------------|------------------
|--------------------------------------------------------------------------------
| 教 | |
| 研 | |
| 室 | |
| 、 | |
| 系 | |
| 的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 编 | |
| 委 | |
| 会 | |
| 、 | |
| 专 | |
| 业 | |
| 教 | |
| 学 | |
| 指 | |
| 导 | |
| 委 | |
| 员 | 年 月 日 |
| 会 | |
----------------------------------------------------------------------------------
----------------------------------------------------------------------------------
| 学 | |
| 校 | |
| 教 | |
| 务 | |
| 处 | 年 月 日 |
|------|----------------------------------------------------------------------|
| 教 | |
| 育 | |
| 司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 出 | |
| 版 | |
| 社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附表四
交通部教材管理工作历
----------------------------------------------------------------------------------------------------
时 间 | 工 作 内 容
----------------|----------------------------------------------------------------------------------
元 月 |下达本年度部属高校内部教材计划。
----------------|----------------------------------------------------------------------------------
2月15日 |出版社将已发稿的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通知新华发行所或用书单位进行征订、并通知教育司。
----------------|----------------------------------------------------------------------------------
2月底 |各院校将需要重印的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及印量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
----------------|----------------------------------------------------------------------------------
4 月 |教育司将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的出书情况通知用书单位。
----------------|----------------------------------------------------------------------------------
4月15日 |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的交稿时间截止。
----------------|----------------------------------------------------------------------------------
6月1~15日 |各院校向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
----------------|----------------------------------------------------------------------------------
7月底前 |各院校向教育司报下年度教材交稿计划。
----------------|----------------------------------------------------------------------------------
8月15日 |出版社将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通知新华发行所或用书单位进行征订,并通知教育司。
----------------|----------------------------------------------------------------------------------
8月底前 |各院校将需要重印的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及印量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
----------------|----------------------------------------------------------------------------------
9月15日 |第三年度春季教学用书的交稿时间截止。
----------------|----------------------------------------------------------------------------------
10 月 |教育司将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的出书情况通知用书单位。
----------------|----------------------------------------------------------------------------------
|教育司下达下年度教材交稿计划。
----------------|----------------------------------------------------------------------------------
11月底前 |各院校向教育司报下年度部属高校内部教材计划和本年度的完成情况与成本结算。
----------------|----------------------------------------------------------------------------------
12月1~15日|各院校向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
----------------|----------------------------------------------------------------------------------
12 月 |教育司下拨部属高校内部教材出书补助费。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南府发〔2012〕74 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现将《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8月28日



  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以下统称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项目,是指符合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按本办法规定程序选定的项目。

  第四条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重点办负责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综合管理,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重大项目的建设要求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审核提出全市年度重大项目计划。

  第五条 市工信、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保、城乡建设、规划、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文化、卫生、审计、体育、地震、安监、旅游、质监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重大项目的相关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是重大项目推进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本行政区内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管理工作,督促本行政区内的有关行政机关和单位按照重大项目建设的要求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章 项目确定

  第七条 重大项目主要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和重要影响的建设项目中选择:

  (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二)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

  (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

  (四)农林水利重大项目。

  (五)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

  (六)节能减排、生态环保重大项目。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项目。

  (八)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重大项目。

  第八条 属于第七条规定的重大项目范围,并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可以申报成为重大项目:

  (一)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政策。

  (二)符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三)项目总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具体标准依据每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其中:重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农林水利等领域项目单项投资规模应在10000万元以上;社会公益、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项目单项投资规模应在3000万元以上。

  第九条 重大项目按照下列程序提出并确定:

  (一)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属投资公司根据项目的隶属关系和属地原则编制各自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于每年第四季度向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列入下一年度重大项目计划的申请。

  (二)市发展改革委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提出全市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建议方案,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经批准后,以市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实施。

  第十条 市级重大项目分为新开工、续建、投产和前期四类项目进行管理。

  (一)新开工重大项目是指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能确保年内开工的项目。

  (二)续建重大项目是指已开工、年内继续建设但尚未具备竣工投产条件的项目。

  (三)竣工投产重大项目是指计划年内竣工投产的项目。

  (四)前期重大项目是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年内尚未达到开工条件的项目。

  第十一条 申报新开工重大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业主落实;

  (二)项目建设资金落实;

  (三)完成立项(备案或核准)、规划选址、土地预审(或土地审批)等主要环节审批手续,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占用林地、水土保持等审批手续正在开展,其他审批手续齐备或正在开展。

  (四)开工进度计划安排明确,开工时间已确定。

  第十二条 申报新开工重大项目时,需向市发展改革委报送以下书面材料:

  (一)申请列入重大项目的申请报告;

  (二)项目前期工作相关批复文件(复印件,原件备查);

  (三)项目资本金或其他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四)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文本和项目建设情况简要说明;

  (五)项目业主情况;

  (六)其它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

  第十三条 申报前期重大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业主落实或项目前期工作已有明确的责任单位;

  (二)项目前期工作已启动,且工作进度安排和目标任务明确。

  第十四条 申报前期重大项目时,需向市发展改革委报送以下书面材料:

  (一)申请列入重大项目的申请报告;

  (二)投资协议或项目前期工作相关批复文件(复印件,原件备查);

  (三)项目建设情况简要说明;

  (四)项目业主情况;

  (五)其它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

  第十五条 建立重大项目滚动管理制度。市发改委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度,每年年中研究提出年度重大项目滚动调整方案,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六条 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每年组织各县(区)、开发区,各有关单位储备一批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带动力强的项目,纳入南宁投资项目信息库进行储备,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在编制年度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或滚动调整计划时优先纳入。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制,切实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项目的前期审批、土地征收、建筑物拆迁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

  第十八条 市发展改革委、市重点办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市工信、城乡建设、交通、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教育、卫生、水利等部门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积极做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前期指导、建设推进及跟踪督促等协调服务工作。

  第十九条 全市各级行政审批部门要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尽量简化重大项目审批程序,优先快速完成重大项目的立项(备案、核准)、规划选址、用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林地征用、水土保持、抗震评估、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方面审批和许可工作。

  第二十条 市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中心要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并联审批机制,创新及改进审批方式,切实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前期工作周期。

  第二十一条 市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重大项目用地、占用林地专项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占用林地,并依法做好用地、占用林地报批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十二条 全市各级各部门在争取中央、自治区资金和安排本级财政性资金时,要倾斜支持重大项目申报。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每年从市本级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优先用于补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第二十三条 全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联系和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融资推介、治安稳定、土地征收、消防监督等工作,并在交通运输、通信、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方面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建设需要。

  第二十四条 重大项目享有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规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要缴纳的有关费用,应按照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增设收费科目。

  第二十五条 各级新闻媒体应积极宣传重大项目建设的成就,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六条 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实行责任制度。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和项目业主主要负责人为相关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级部门必须做好行政审批、督促指导、征地拆迁、资金落实等服务工作;项目业主负责组织力量,具体开展重大项目前期、筹融资、建设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目标责任制。项目业主要制定项目年度投资目标、开竣工计划和主要工程形象进度计划,经市发改委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下达执行。各责任单位要采取非常措施,全力以赴推进,确保项目进度按计划完成。

  第二十八条 建立重大项目部门联席协调会议制度。市重点办、政务服务中心及发展改革委负责定期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及建设推进中的突出问题。

  第二十九条 建立重大项目信息月报及通报制度。各县(区)、开发区相关审批职能部门或项目业主须按要求在每月2日前在南宁市投资项目信息库系统中填报或更新上月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等有关信息。市发展改革委对重大项目月度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于每月中旬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上月重大项目运行情况,并向全市有关部门通报。

  第三十条 建立重大项目督查督办制度。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季度对全市重大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对推进不力的地方和部门,及时下达督办文件,要求整改。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全市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不定期对重大项目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直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本行业的重大项目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建立重大项目约谈制度。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委托的有关部门,对未履行职责或未正确履行职责,严重影响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造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难以完成的责任单位或项目业主进行约谈。约谈后在规定期限内对有关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由实施约谈的部门提请市人民政府对其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重大项目建设要全面遵守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第三十三条 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专项工作。

  第三十四条 属于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应依法接受审计和稽察,项目业主要及时组织对建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市发展改革委应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部分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五条 项目业主应按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的有关规定,主动公开重大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第五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六条 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及成效,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范畴。

  第三十七条 建立全市重大项目考核奖励制度。市人民政府每年对年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推进工作成绩突出的责任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具体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重大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重点办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不再将该项目列入年度重大项目计划:

  (一)因项目业主原因,新开工项目超过计划开工时间一年以上仍无法开工的;

  (二)因项目业主原因,项目缓建一年以上或终止建设的;

  (三)项目实施中出现重大质量、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造成重大影响的;

  (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未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

  (五)违反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三十九条 各有关部门或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一)侵占、截留、挪用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无故或以不正当理由延迟重大项目财政资金拨付,影响施工进度的;

  (三)在对重大项目进行行政许可过程中,无故延迟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批复,影响项目实施的;

  (四)由于行政不作为或越权行为,影响重大项目实施的;

  (五)违反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有关规定,擅自对重大项目收费、摊派、罚款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由南宁市组织推进的国家、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的建设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拟申报列为国家、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的项目,优先从市级层面重大项目中推荐,其它项目则要符合市级层面重大项目的标准才能申报。具体申报程序按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部审计工作是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 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受同级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同级国家审计机关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第四条 经济管理部门及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有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业务较少的部门或小型企、事业单位可设置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 各部门、单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应按照机构编制审批权限报请编制部门批准设立,所需人员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调剂解决。

第三章 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权
第六条 部门审计机构的任务;
一、对本部门所属的二、三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实行按月、按季、按年的定期审计;
二、对本部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评议;
三、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审计;
四、对所属企业的财务决算审计;
五、开展行业审计和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六、完成本部门领导和国家审计机关交办的其它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部门的审计工作。
第七条 单位审计机构的任务:
一、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财务决算审计;
二、对本单位成本收益和资金效果审计;
三、对本单位签订的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审计;
四、对本单位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情况审计;
五、审计评价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
六、对所属企业厂长(经理)进行任期目标经济责任审计;
七、完成本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其它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工作。
第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依法行使如下职权:
一、查阅计划、预算、决算、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经济合同和协议等有关文件资料;
二、检查、核实资金、财产、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及财会核算情况;
三、询问有关人员,召开调查会议及参加被审单位有关会议;
四、向有关单位和人员索取证明材料,复制有关证据和资料;
五、提出对违反财经法纪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向司法机关提出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建议;
六、向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同级国家审计机构反映审计工作的重大问题;
七、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内部审计工作的单位,经批准,可采取封存其账册和资产等临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第四章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程序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上级部署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在具体执行时,应确定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时间和经办人员,报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审计通知,告知被审单位。
第十条 审计终了,内部审计机构应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对发现的问题,应依法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和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后,将被审单位的意见和审计报告一起送本单位领导审定。
第十一条 根据审计报告和被审单位意见,作出审计处理决定,经本部门、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通知被审单位执行。如拒绝执行,可报请上级单位给予处理。重大的审计报告和处理决定,在报请本单位领导批准时应同时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同级国家审计机关。
第十二条 被审单位对审计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审计处理决定十五日内向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或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提出书面申诉。部门、单位负责人或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在接到申诉书后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对不适当的处理决定应予以纠正。在申诉期间,原审计处理应照常执行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终了后应检查被审单位执行决定的情况。如发现被审单位隐瞒或漏审重大的违反财经问题,应对被审单位重新作出结论和处理决定。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及时整理审计资料,编制目录,建立审计档案。

第五章 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由具有财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干部担任。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专职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评定专业职称,聘任专业职务。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和调动,应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同意。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如下守则:
一、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二、依法审计,实事求是;
三、廉洁奉公,遵守法纪;
四、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五、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阻挠、打击报复。如有打击报复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成绩显著的,由主管部门、单位给予表扬或奖励;对违法纪、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解释并负责监督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1987年11月26日